世界的第一條地鐵,倫敦 X 歐原形象設計(上)
倫敦地鐵 (London Underground) 是世界上第一條載客地鐵。自從1863年1月10日通車以來,已營運近155年,期間不斷擴建、改道,時至今日,每天有超過305萬名乘客,穿梭於這密集交錯的11條路線、270個車站之間,在這個縱橫交織的運輸系統中,承載著歷史的故事與進化的思維,倫敦地鐵以傳統、創新、繁華或蒼涼等各種不同樣貌,為這座城市注入生氣蓬勃的靈魂。這次,歐原品牌形象設計徐國展總監將帶領我們以設計的觀點,一窺倫敦地鐵的細節與巧思。
外觀形狀
倫敦地鐵的別名 tube,意即「管子」。這是由於地鐵隧道的外型為圓形設計,看起來很像水管;然而,除了隧道,地鐵站的月台及部份走道也設計成管狀,當地人於是以 ”tube” 作為暱稱,久而久之,就被廣泛地運用。
識別
猶如「槍靶」的紅色環狀標誌,起源已不可考,作為倫敦地鐵識別的使用,可被追溯回1908年,當時在實心的紅色圓圈的中央,以藍色橫槓標示 ”UNDERGROUND” 字樣或站名作為辨識。歷經多次識別進化,最近一款地鐵識別已從1985年使用至今,並且被應用於倫敦其他交通運輸系統,成為倫敦城市極具代表性的標誌之一。
倫敦地鐵識別的延伸應用
包括公車、客運、輕軌電車、復康巴士、地上鐵路、水上巴士、計程車等。
地鐵路線圖
早期的路線圖,大多在實際地圖上標示出地鐵所行經的路線及車站所在位置,結合實際地圖一併呈現。1933年,任職於倫敦地鐵的工程繪圖師哈利.貝克 (Harry Charles Beck) 在繪製電路圖時得到靈感,認為對使用者而言,最重要的資訊不是真實的路線形狀或車站位置,而是各站之間的往返途徑與轉乘點。
於是他將地鐵路線規格化,使得車站站距盡可能統一,將路線繪製成水平、垂直或45度夾角,並以色彩區隔各路線,讓畫面井然有序,閱讀時清晰易懂。這種不符實際比例,卻能清楚表達各站相對位置的地圖被命名為「拓樸地圖」,深深影響了現今世界各地的大眾運輸工具路線圖。
1930 年倫敦地鐵路線圖
1933 年倫敦地鐵路線圖
2017 年倫敦地鐵路線圖
除了隧道與車體外觀、識別、地圖的設計奧妙,下期歐原品牌形象設計徐國展總監將帶來有關倫敦地鐵站的分享,敬請期待。
圖片來源:網路、TfL、歐原形象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