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城市美學】日式招牌哲學 x ODC歐原形象設計
ODC歐原形象設計與大家一起關心生活環境與設計的議題,今天我們將從街上抬頭可見的招牌談起;日本市容之所以整齊畫一,真正的原因並不是日本有多厲害的設計師,而是背後有一套完整且嚴厲的法規,讓他們的城市令人驚嘆。
像觀光客最愛去的京都,為了符合規定,就連跨國企業也得改變。連鎖服飾店 UNIQLO 的招牌就從原本鮮豔的紅色改為暗紅色,知名速食店麥當勞也將紅底黃色的招牌改為茶色與淡黃色的組合,連鎖便利商店 7-11 甚至把 LOGO 改成只有黑白兩色,成為京都特有的招牌樣式。
在日本人眼裡,怎樣才是優美的景觀?
在多數日本景觀營造計畫書裡,都對景觀有相似的定義。景觀包含兩個面向,分別是視覺範圍內的整體環境,以及觀看者的感受。台灣與日本因文化不同,街景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,如果把台灣民眾熱議的北門套在這兩個面向中,觀察周遭景觀,我們會發現:
1. 視覺範圍內的整體環境
當我們望向北門時,我們除了看到北門(觀察目標)以外,視覺上也會意識到北門的周圍的環境以及背景空間。因此在看向北門時,我們也不自覺地會注意到背景裡一棟有許多廣告招牌的大樓。
2. 觀看者的感受
在多數人認知中,古色古香的北門與鮮豔的廣告招牌大樓之間沒有什麼關聯性,也很難聯想在一起。同一個畫面中有兩個不協調的元素存在,會讓觀看者感到突兀且不自然,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報導指出「北門周邊市容不佳」,甚至連柯P都說「受不了中華民國美學」的原因
相較過去高舉經濟的發展方針,現代人更重視精神層次的提昇與生活品質。在青森縣景觀營造書中也寫道,若是有良好的景觀,不僅能使精神層面更加寬裕,也能讓居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抱持一份喜好,並感到驕傲,也能讓遊客更輕易了解區域的魅力。
資料來源:風傳媒、 Buzz Oran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