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適宜的步行城市-人行道規劃 X ODC 品牌形象設計
你有玩過《模擬城市》或是其他城市規畫的線上遊戲嗎?身為玩家的你,可以成為市長,在一大片完整且未開發的土地上,架設第一條馬路,建立住宅、建立商店,各式各樣的規劃都可以依照個人喜好來作發展,如果建造到一半不滿意,按下開關,即可重新來過。但,現實生活中的城市規劃並非如此簡單,在既有的建築設施、居住空間與文化等面向,都是伴隨過去的人文發展,經過不斷演進淬鍊後,逐漸落成的,需要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之上,依據各方面做總體性的解構與更新,這是目前全世界都積極在處理的一大課題。
城市規劃需要以『人』為出發點來進行,人類是社會活動的主體,人行道需要方便於行人往來交通的設計,今天要談關於『人行道規劃』。放眼國際,許多城市將熱鬧的商業區街道改造為徒步區、或拓寬人行道的行走空間,而改善當地生活居住品質是目前當今的趨勢,例如丹麥的哥本哈根的斯托勒,在那裡有歐洲長度最長的徒步購物街,原本跟其他道路一樣,有許多塞車與市容不堪等問題,但建築師按照當地狀況改造成人行道後,步行人潮與過去相比增加了35%,嬰兒車也大幅增加至400%。在英國倫敦著名的蘭姆水管街,那裡有餐廳、咖啡廳、酒吧、服飾店和超市,此街道因為對行人友善設計,受到英國媒體與當地民眾的好評,街道上的商家不但沒有倒閉,更為設立了良好的生活環境。我們也來看看其他城市,針對人行道所做的當地改造範例吧!
國外人行道設計範例
珠寶盒產地歷史最悠久、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索普朗,是匈牙利裡迷人的度假聖地。當地建築主要建於18-19世紀洛可可風格與路易十六風格,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浪漫城堡區,重新規畫的道路也為當地帶來許多便利。這是過去的索普朗小鎮,必須隨著時代規畫更具前瞻性的人行道路。透過完善的綠色交通規劃、提高居住環境品質、保障行人安全行走等,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。此設計道路獲得ICOMOS Award、DaNS 20th Salon of Architecture in Novi Sad,城市設計相關獎項。
巴塞隆納過去經歷長達數十年的極權統治時代,直到後來政府逐漸改變政策並推動城市改造,獲得極大的成功。重點建設廣場、公園和公共空間,並規劃出大量的人行道並加以美化,也栽種不需要修剪的植物栽種,跟著四季營造出分明的街道美感。此路段原有不連續的花盆放至其中,人行道中障礙狀況也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。道路更新設定了幾個基準點:林蔭大道優先讓行人使用、綠色城市區域與公園綠地連結,包留百年老樹之外,新增兩排新樹木,確保林蔭大道的整體連續性。創造自然的遮陰區域,採用混合路面,使用自動澆水系統,也建立排水系統,確保植被生存。自行車道被設計在大眾交通工具與車道中間,與汽車分隔,適度保護騎士安全。鼓勵短程移動不開車,改騎自行車。公共運輸路線與汽車分道,建立公車專用道,考慮上下車不互相衝突,確保乘客安全。因著這個道路這條道路布局以對稱方式設計,透過科學化數據分析出最適街道空間。
這裡是秩序、整潔的典型美國大都市。因過去19世紀人口暴增成長,帶動城市進步。雖然戰後沒落,但依然常被票選為全美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,商業區、住宅區、工業區與田地隨城市中心以放射狀向外展開,規劃的井然有序。此區為當地的新興娛樂區,當地政府希望以行人為中心,與戶外場的結合,並可舉辦當地賽市等活動設計的現代化公共空間,造就一個無障礙的行人優先與車輛共享空間,並將樹木融入進長廊走道,減少城市荒涼感,促進綠化概念,就像是打造戶外客廳,寬敞的開闊空間。
國內人行道設計現況
就台灣現有狀況為例,因都市規劃的觀念較為後起,因此人行道新與舊交雜的介面很多,現況問題也包含了住商混合、商家攤販與停車佔用、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共用等問題,抑或是落差過大與空間平整度不佳等,都是急需處理解決的課題,應該更深入探討台灣城市的街道類型,根據其形態訂定出合適的設計準則並依此執行,才能真正落實屬於台灣的街道景觀。
以台北為例,前一陣子為了配合設計之都,將許多變電箱透過環境色彩換穿新裝,無不漆上顏色,甚至在上面作畫,期望可以改變市容,像是路上的藝術裝置。但大大小小、體積大小不一的變電箱設置佔據人行道,甚至矗立在路中央,讓人寸步難行,等於是剝奪行人路權。實際走時會發現,會為了閃避而需要繞道通行,甚至必須要走在大馬路上面,再加上人行道若沒有導盲磚設置,會使得視障人士無法閃避而跌倒受傷,這都是必須在規劃時同時考慮的。在台灣變電箱的管理並沒有完整的規範,因此常造成許多民怨。除了變電箱之外,常見的郵箱、消防栓和路燈也都有此狀況,由於此規畫也涉及相關管線單位協調整合,極需要整體性的規劃和重置。
為了城市整體的設計,許多人行道會種植路樹或是花圃美化。但或許是種植路樹時沒有做長遠的規劃。以台灣來說,常使用黑板樹、榕樹等數種,這樣的路樹都有淺層根盤、生長速度快、枝幹脆弱等共通點,是容易破壞路面的行道樹,因為路樹樹根生長,造成地磚遭擠壓凸起,時常有人因此跌倒受傷,在人行道不寬敞的狀況之下,整排的路樹樹根蔓延,而行走困難。試想坐輪椅的民眾,在高高低低變形的路磚上,要順利的前進這方面不說,行經的過程所產生的上下震動與左右搖晃,讓身障者或是脊髓損傷者造成很大的傷害,無疑是精神與身體上的折磨,令人苦不堪言。
令行人感到不便的另一個就是騎樓的高低差,若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踩空跌倒,或是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們,需要徒手搬運等諸多不便。因為早期的法令不夠完備,沒有特殊規定騎樓必須和左右維持相同高度,騎樓所有權雖然屬於店家,但享有土地稅減免以及建築容積率的優惠,所以應該提供給大眾使用,不論新建或整建應都如此,政府應對於人行無障礙環境做出整體行的規畫,另外腳踏車和汽車也應該規劃專屬的停車格,提供民眾使用。
台灣城市市區目前設置自行車道的空間甚少,而已設置路段,又常見自行車與行人動線產生衝突。台灣因受限於道路寬距米數的規定限制,在未達標準路段及無法同時規劃人行道以及自行車道,加上通勤型與遊憩型的自行車騎士各自目的性不同,與行人尚未擁有人車分流或手法等觀念,很容易產生自行車道與行人間的衝突,造成事故之發生。
宜居城市有許多必要條件,其中就是擁有人性化街道的綜合系統,精心的城市綠化與基礎建設規劃。針對我們台灣,需要看見問題的本質,更體認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,共同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,做出城市空間全盤性的審視與政策落實,才能促進城市進步與發展。當你穿越在都市叢林,感受著城市的溫度,洋溢在美麗的人行道間時,所交織的城市故事,歡迎你與我們分享。
圖片來源:PublicRealm、Landezine、udn、TVBS